《如何在同城活动中假装很会社交的样子》
上个月我被拉进一个"00后占星读书会"群,群里正在用星座分析《百年孤独》的家族命运。当我发出"其实我是来蹭WiFi的"表情包时,突然意识到——这座城市的社交活动已经进化到连社恐都看不懂的程度了。
一、兴趣小组:披着羊皮的社交狼
去年在798艺术区参加过"给流浪猫设计别墅"的手工局。有个穿汉服的姑娘用冰棍棒搭出苏州园林猫爬架,而我的作品被评价为"后现代主义狗窝"。这类活动的隐形规则是:带零食能迅速收买人心(但别带榴莲,别问为什么)。...
“在上海假装社牛,在成都被迫营业:一个社交难民的血泪搬家史”
你猜怎么着?上周我在小区门口用新学的本地话对快递小哥说“辛苦哈”,他盯着我看了三秒:“您嗓子发炎了?”——好的,这就是我花198块买的方言速成课效果。
刚搬到这座城市时,我自信得像个刚充值的社交VIP。毕竟咱可是在上海静安寺咖啡馆搭讪过法国画家,在成都人民公园茶馆蹭过退休大爷麻将局的人。但很快发现,这里的社交密码像是被加密过三次。记得第一次参加社区瑜伽课,我热情洋溢地夸隔壁姑娘的瑜伽裤颜色好看,她警惕的眼神让我...
卸载第9个交友App后,我决定和算法谈谈心
手机弹窗跳出来问我“确定卸载吗?附近有3人喜欢你”的时候,我差点把咖啡喷在屏幕上。这大概就是当代交友软件的温柔刀——先给你造个海市蜃楼,再让你为幻觉买单。行吧,作为把本地热门交友App玩成“大家来找茬”的资深用户,是时候给这段赛博相亲史做个总结了。
第一章:当探探的“左滑右滑”变成职场PPT
探探对我来说就像便利店关东煮——快捷、管饱,但别指望米其林体验。最魔幻的一次,我右滑了个自称“金融才俊”的男生,见面发现是牛肉面馆老...
第五个交友APP卸载后,我想和你聊聊本地交友平台的真相
去年冬天,我缩在沙发上第N次刷到“脱单神器”的广告,手指一滑又下载了某热门交友APP——这已经是我两年内试过的第五个平台了。结果?三天后它和它的前辈们一样,躺进了我的“社交坟场”文件夹。你懂的,就是那种图标再也不会被点开的黑洞。
不过话说回来,踩雷踩多了倒也踩出经验。今天就想和你唠唠,怎么在本地交友平台这片雷区里,找到那颗能炸出真朋友的巧克力(或者爱情,看运气)。
一、那些年,我遇见的“妖魔鬼怪”
我第一个入...
上周我又被相亲对象放鸽子了,但周三的剧本杀局却认识了现在的创业搭档。这事儿挺魔幻的,对吧?说实话,我早该认清现实——比起正儿八经的相亲,可能还是本地活动交友app更适合我这种又宅又渴望社交的都市残废。
记得第一次用这类app是在某个加班到凌晨两点的晚上。当时手指一滑,首页弹出来个“深夜失眠者线上茶话会”,结果进去发现全是吐槽老板的。嗯…怎么说呢,比心理咨询便宜多了。后来胆子大了,开始尝试线下活动。有次参加烘焙课,教程写着“零基础友好”,到场发现组员全是来相亲的。我捏着烤焦的...
《凌晨三点的左滑右滑:一个社交软件老油条的含泪测评》
凌晨2:47,我在某平台刷到第73个戴着墨镜对镜自拍的男生,简介清一色写着“热爱生活/健身/旅行”。手指机械右滑的瞬间,突然弹出一条匹配通知——对方头像是牵着柴犬的局部手部特写。这大概是我本周唯一心动的瞬间,直到发现简介只有三个字:“看主页。”点进去是某潮牌店的微信二维码。
——当代同城交友的魔幻现实主义,往往始于这种黑色幽默。
一、那些没人告诉你的“潜规则”
官方总吹嘘“智能匹配”,但真正决定你桃花运的可能是服务...
“免费的交友软件,最贵的其实是你的耐心”
作为一个在社交软件上摸爬滚打3年多的“老油条”,我用过探探、Soul、积目这些主流平台,也试过不少名字都记不住的小众App。说实话,免费交友软件就像超市的试吃品——尝着不要钱,但真想吃饱,要么忍着一堆限制,要么乖乖掏钱。今天就来聊聊,这些“免费”平台到底藏着什么猫腻,以及我是怎么在广告和机器人堆里挖到几个靠谱朋友的。
一、“免费”的真相:你以为占了便宜,其实是被当成了产品
先泼个冷水:没有真正的免费午餐。大部分交友软件的核心逻辑...
2020年,我在社交软件里寻找一平方公里的真实
2020年3月,我的手机突然多了7个社交APP。疫情把所有人按在半径五百米的圆圈里,而我想试试,这些花花绿绿的图标能不能把圆圈焊成一座桥。结果?有的桥是彩虹糖纸糊的,有的桥走着走着就塌了——但确实有那么一两块砖,至今还垫在我某个重要关系的地基里。
第一名:Soul
深夜两点,我刷到一条瞬间:“封城第18天,冰箱只剩下半瓶老干妈”。配图是窗外的十字路口红灯,倒映在玻璃罐上的样子像颗溃烂的草莓。这就是Soul在2020年最戳我...
《同城微信交友群:热闹是真,孤独也是真》
去年夏天,我同时加了5个同城交友群。一周后,手机内存告急——不是群太活跃,而是群聊记录里塞满了“早上好”表情包、拼多多砍价链接,以及某位大哥每天雷打不动的养生文章转发。最魔幻的是,其中一个群名叫“XX高端人脉资源群”,点进去发现最新消息是“谁要买我家土鸡蛋?”
1. 群里的“人设”比剧本杀还精彩
每个群都有固定角色,比如“龙王”小张。他永远在凌晨三点冒泡,发一句“有人吗?”接着甩出某酒吧定位,附言“今晚AA,来的扣1”。群里通常...
去年换工作搬到一个新城市,人生地不熟的我第一反应就是:赶紧下几个交友软件试试。说实话,以前总觉得用这些软件有点尴尬,但真到了需要拓展社交圈的时候,才发现它们确实是个捷径。前前后后折腾了五六款,踩过坑也遇到过惊喜,今天就聊聊那些让我又爱又恨的本地交友软件。
先说说探探吧,这应该是我最早下载的一个。滑动匹配的模式确实很直观,左滑右滑跟玩游戏似的,刚开始那几天我简直上瘾。但用久了就发现,这地方鱼龙混杂到什么程度呢?有次匹配到一个自称“自由摄影师”的男生,聊了两句发现他朋友圈全是微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