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冬天,深圳的寒潮来得突然。某个加完班的深夜,我缩在出租屋的沙发上刷朋友圈,突然发现微信“附近的人”图标上多了个小红点——鬼使神差地,我点了进去。

第一个打招呼的是位自称“金融精英”的男人,头像西装革履,朋友圈却只有三天可见。当我问及具体工作时,对方发来某P2P平台的推广链接。这大概就是微信同城交友的“开盲盒”体验: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局会匹配到微商、酒托,还是某个真正想聊天的人。
熟人社会的延伸战场
比起探探左滑右滑的颜值审判,微信同城交友有种诡异的“接地气”。不需要额外下载APP,不用精心设计个人资料,甚至很多人像我一样,只是某天深夜偶然点开。这种低门槛让它成为“懒人社交”的首选——毕竟我们的微信里早就躺着房东、快递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