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算法也想当我朋友:一个都市社交难民的自救笔记
去年冬天某个凌晨三点,我盯着手机屏幕第17次刷到同一个人的资料卡——“喜欢旅行、摄影、美食”,配图是标配的咖啡杯+英文书摆拍。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:在这个号称能“连接灵魂”的APP里,我划了387个人,线下只见过2个,其中一个还是卖保险的。
一、我们为什么把交友权交给算法?
上海搬来第三年,我的社交圈精准复刻了写字楼电梯——表面客气,到站就散。有次急性肠胃炎,翻遍通讯录最后叫了闪送买药。当代都市人的孤独像个悖论:微信5000好友,发条“心情不好”却要设置分组可见。
某职场社交APP的2023年白皮书显示,72%用户使用目的是“拓展人脉”,但35%的私聊以“在吗”开始,以“改天约”结束。我也曾是其中一员,直到参加某精英读书会,发现组织者偷偷在洗手间打电话:“王总,今天到场有五个潜在客户…”
二、交友平台的“人设修罗场”
相关阅读
1019文章数
0评论数
作者其它文章
-
中老年男性同城视频交友:轻松排解寂寞,快速约会
2025.09.21 -
中老年男性必看:同城视频交友轻松找到附近女性
2025.09.21 -
中老年男性必看:如何通过同城视频交友APP快速结识附近女性
2025.09.21